古期:程序化交易案例(4)-交易界傭兵,給我錢、糧,我就幫你打[古期心得]
每天更新一篇
古期提練: 程序化交易者未來將部份取代當前期貨公司所培養的研究員、分析師,并且比例會越為越高,因為,期貨公司培養出來的絕佳研究員、分析師,由于這類研究員分析師一般不會有什么歸屬感,當一家公司想用更高的價格聘請時,大部份都會離去,這樣一來,原培養公司就人財兩空,因為,他留不了任何的知識和經驗。可程序化交易者不同,他就算離開,原有的算法,思路,策略等都會保留著,而這些算法思路,只要過去是圣杯,那對將來也是極為有用的。 (本文來源:http://www.kzuj.com.cn/2012/11/02/8670.shtml )
翻譯原文如下:
交易雖然造就許多財富,但不是件輕松的工作,每次我帶學生參觀交易中心,在聽完交易者的分享后,一定請交易者分享交易的生活,與當好的交易者的條件。
作為交易者,至少要能承擔市場下跌的心理壓力(不能因為有隔夜倉就不好睡),要能將交易與生活分開,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也因為交易的工作的高張力,許多交易者努力的目標是希望能「早日退休」,或至少在退休前的操作不要崩盤。
投資部門對于交易者的要求十足的「業績導向」,卻不見得提供培養能力的成長環境,因此許多的成功交易者不會感激造就明星地位的單位,因此當其它公司的操作部門以更高的分潤條件、更完善的操作支持環境、更多的資金與操作部位授權時,就會跳巢(甚至集體跳巢),在臺灣的交易圈,屢見不鮮。
這種傭兵心態的背景,就是因為交易者認為「能在市場存活到現在,靠自己」、「不知道還能活(風光)多久」、「交易工作不是人干的,提早累積足夠的退休金,早日退休」、 「來源www.kzuj.com.cn」 …
當然,這種心態對于公司的交易部門當然不樂見,無法把操作的知識資產留下來,還培養出未來交易場上的交易對手,交易部門應該思考除了合理的分潤制度外,也要建立交易員的篩選、培養環境,建構高效率的交易平臺,讓交易者在組織中「如魚得水」,舍不得走,或走了以后無法創造出類似績效,這才是真正的「交易圣杯」。
因此程序交易環境的建構,是留住人才與培養人才的方式。
除了讓「良幣不走」外,也要讓「劣幣不來」,甄才過程如何避免信息不對稱下產生逆向選擇,找到不適合的人呢?以下是幾種方法:
1. 委托客觀專家作價值鑒定,如由過去公開績效判定。
2. 采取區隔定價策略,例如交易者也出一部分資金
3. 透過篩選,辦交易競賽或試用期間觀察模擬投資績效等
4. 透過拍賣程序,以眾出資者出價判定交易者的價值。
5. 由交易者發出訊號(Signal),以有說服性的證據讓出資者了解其價值。
6. 采取或有付款,例如交易者告知出資者,在不同獲利的情況下領取不同程度的績效獎金。
反過來說,一個有志成為交易者的人,應該如何藉由程序交易成為交易者呢?下一個案例討論這個問題。
有思路,想編寫各種指標公式,程序化交易模型,選股公式,預警公式的朋友
可聯系技術人員 QQ: 262069696 進行 有償 編寫!(不貴!點擊查看價格!)
相關文章
-
沒有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