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問題引申:程式交易顧名思義就是利用程式來協助人們在交易的時候決定買進或賣出。
其中必定包含一個系統化的決策機制。
?
但我一直以來有一個問題,
不論哪個商品,他的走勢都是人「共同行為」下的「產物」
換句話說,這些行為不會有系統化和一致性的行為。
那麼用系統化且一致化的方式來投資,會不會把投資看得太過簡單?
或者是「人類」所能用的方法只有這樣。
從「過去」找出一個決策機制來推論「未來」?
有其他任何的方法可以跳脫這樣的框框嗎?
?
?
個人看法:我的想法與G大一樣,系統化強調產生策略的「邏輯實證」過程(先經邏輯推論做成假設,再由實證驗證之),
每個人找到的結果會不一樣,不同時期找到的答案也會不同,唯一不變的是尋找答案的方法。
?
交易很難,難在他的少數贏家競局本質,以及獲取財富吸引力(所以吸引許多高手)。
?
如果做交易,那麼壓力會很大;如果只是研究,會很有趣。所以我選擇后者。
(電影「魔鬼交易員」描述霸菱銀行的李森如何搞垮銀行,
或許有些夸張,但我一些交易朋友的生活確實不輕鬆,喜歡刺激的人可以嘗試。)
?
T大提到只能從過去的資料推論未來,確實如此,
所有的預測都隱含一個假設-「過去的行為會延續到未來」,
畢竟我們不知道明天的事,也只能從過去推論(除非有內線)。
如果過去的經驗不會延續到未來,那我們也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何事,人生就癱了。
?
我常問學生,如果能拿到明天的報紙會看甚麼,
因為關心交易,許多人說金融商品價格,反應快的,會回答看彩券號碼...
但說歸說,我們都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