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主觀交易到客觀交易(4)—科學研究的精神與技術分析的科學驗證程序[程序化老手]
?
?
由科學哲學的發展觀之,科學的態度是謙卑的,絕不是武斷的。對于未知的領域,抱持的是「還不知道,無法確信」的態度,但這種「不迷信」的態度,往往被誤解為「不相信」,例如,常有人認為「科學不相信神的存在」,但明確講,應該是「無法確信神是否存在」,雖然謹慎的態度有時不免讓人覺得進展緩慢,但「步步踏實」。
?
以下歸納若干科學方法的特性。
?
1. 所有科學知識都是暫時的,隨時都可能被其他理論所取代,科學知識由推想、預測、檢定、證明為誤、新推想…等無限循環的程序,持續演進,發現真理。
2. 當新理論取代舊理論,通常不是就理論是錯的,只是不夠完整,例如牛頓運動定律被愛因斯坦新理論取代時,牛頓運動定律還是適用于一般速度情況,只是愛因斯坦的理論進一步適用于光速,涵蓋更大范圍。科學就是這樣持續進步。(最近的報導提到「光速輸了?愛因斯坦理論受挑戰」(http://iservice.libertytimes.com.tw/liv ... 0%E8%81%9E))
3. 科學必須局限于可檢定的陳述,因此若命題不能表示為可供檢定的預測,必須被惕除于科學領域之外。
4. 科學與假科學之間的分野,在于科學領域的命題所做出的預測可以被證明為誤,如此才是有資訊內涵的。假科學透過巧妙用詞,讓其無法被證明為誤,不會被抓包。(來源 www.kzuj.com.cn )
5. Popper方法的限制。由于假說的形成過程有許多輔助性假說,因此當新假說證明為誤時,必須確認是假說本身或者輔助假說有誤。且由于科學假說都採用機率格式,必須以統計方法做確認。
?
效率市場價說(EMH)的三個版本代表不同大膽、資訊內涵與可證明為誤的程度,以弱式假說最為保守、最不具資訊內涵,也最不亦證明為誤,若能證明為誤,則貢獻最大。最具資訊內涵的假說,其主張對于新知識的貢獻最大。
?
最保守的假說為主張不可能有新發現,通常被稱為「虛無假說」(Null hypothesis),為評估有關任何新發現之可能性的起始假說。我們應該將虛無假說設為真,如此一來,如果有證據顯示虛無假說(最保守的假設)為誤,則代表知識的重大發現。
?
當有人大膽提出假說(對立假說),就可以成立一個對立的假說(虛無假設),虛無假說的保守程度對應對立假說的大膽程度,根據排中律,當一個假說被正名為誤,則另一個假說為真。
?
有兩種方式可增加新知識,一為證明就假說為誤,一為擴張舊假說。所有的科學理論都等著被證明為假,理論存活期間長短意義不大,重點是理論的預測經準備與解釋能力。「特定的假說」是為了挽救既有理論,為了避免被證明為誤,于事后發明的解釋,此將導致知識退化(Popper稱之為證明為誤的免疫)(來源 w w w.c x h 9 9.c o m )
?
歸納而言,科學用以解決問題的五個步驟為:觀察、假說、預測、驗證與結論(使用信賴區間或假設檢定)。以技術分析為例,運用方法為…
?
1. 觀察。發現穿越200移動平均,隨后行情會繼續上漲。(主觀分析者在此就做出結論)
2. 假說。「一旦某指數向上穿越200天移動平均,多頭部位在未來三格月內大概都能獲利」(200-H)
3. 預測。建立正確論述如下:
前提1:如果200-H為真,則歷史測試應該獲利。
前提2:歷史測試不能獲利。
有效結論:因此,200-H為不真。
據此建立虛無假設:「當股價指數向上穿越200天移動平均,多頭部位在隨后三個月內不能獲利」(虛無-200)
假若在歷史測試后,可證明虛無假設為假(能顯著獲利),則依據排中律,可間接證明200-H為真。整理如下…
前提1:如果虛無200為真,則歷史測試不能獲利。
前提2:歷史測試并非不能獲利。(換言之,呈現獲利)
有效結論:虛無-200-H為不真,因此200-H為真。
4. 驗證。該技術分析法則經歷史測試,結果顯示獲利。
5. 結論。透過統計推理(參后述),決定最后結果的意義。
來源:http://www.kzuj.com.cn/2018/02/06/49933.shtml
?
有思路,想編寫各種指標公式,程序化交易模型,選股公式,預警公式的朋友
可聯系技術人員 QQ: 511411198 進行 有償 編寫!(不貴!點擊查看價格!)
- 上一篇:從主觀交易到客觀交易(5)—統計方法的實踐
- 下一篇:沒有了!
相關文章
-
沒有相關內容